首页

蕾拉女神脚奴

时间:2025-05-26 08:36:48 作者:动物园里办时装秀?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何能火“出圈”? 浏览量:23115

  一座动物园,“出圈”客自来(提振消费一线观察)

  模特身着品牌潮服,踩着动感节拍,一场时装秀,引来上百名观众。

  “太特别了!谁能想到这里不是秀场而是动物园!”来自江苏苏州的游客杨婕感慨。

  江苏省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,如今是全国知名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去年吸引游客近800万人次。这里还是众多品牌的“活动首发地”,时装秀、新品会、电影地推活动等频繁举办。

  求新求变,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,红山森林动物园火爆“出圈”。

  “我们就是要逐渐打破人们对动物园的传统印象。”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说,“开发文创、联合举办时装秀、举行新品会等创新尝试,将科研、保护、文化、绿色消费等多元融合,为不同年龄段、不同需求的公众提供更多消费选择,更把动物保护、生态保护理念传播给更多人。”

  按照网上的攻略,杨婕和朋友预约了动物园自然学校的“昼夜营”,跟着动物保护教育老师,一路轻手轻脚,寻觅动物们夜间的本真天性。

  安静的夜晚,闻得到泥土的气息,听得见大自然“窸窸窣窣”的声音。长颈鹿弯下脖子将头靠在屁股上休息,小熊猫舒适地趴在树上酣睡,猞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。最令她开眼的,是狼群“开会”的场景:先是头狼伸长脖子发出“嗷呜”的嚎叫,紧接着旁边的狼群也“嗷呜”呼应。

  “没有动物表演、没有投喂互动,在这里动物是主人,我们‘客随主便’。”动物友好理念和新奇体验玩法,让杨婕感觉妙趣横生。

  除了“昼夜营”,红山森林动物园里还有许多乐趣等待游客解锁。在场馆内,看考拉称重、猴子划船、棕熊摸鱼;在咖啡店,与落地窗外一群火烈鸟“对饮”;在红山森林市集,白面僧面猴风筝胸针、小熊猫帽子挂件、水獭拉绳等文创新品,让人忍不住“买买买”。红山文创产品已有千余种,销售火爆。

  随着红山森林动物园成为“顶流”,其附近的酒店价格接近市中心水平;盐水鸭、皮肚面、鸭血粉丝等小吃,登上热门榜……以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中心的消费圈,近年来不断扩容。

  “每年游客中,南京本地占23%,本省外市占27%,来自外省的占近一半。”红山森林动物园副园长白亚丽介绍。

  走出动物园的游客,还会去哪?

  网友整理的“红山品牌形象地图”里藏着答案。城北万象汇“空中动物园”、国创园文创店、1912咖啡店等与红山联名合作或者具有红山品牌形象授权的商业场景,遍布多个商圈及街区。目前,与红山森林动物园联名的品牌有50多个。

  “我们去年就与红山森林动物园合作过,今年再次携手,打造更多互动体验场景、开发有声文创。”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新街口店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提出,深化线上线下、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,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。

  南京市想方设法开发和挖掘“红山森林动物园”“南京新街口”等城市品牌形象,持续培育消费新场景、新业态,推动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,努力让“城市流量”赋能“消费增量”。今年一季度,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3.11亿元,增速位居全省前列。

  走出红山森林动物园,杨婕满怀期待,“我要尽早开启下一次南京之旅”。

  本报记者  姚雪青

  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5月24日 第 02 版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顺利放归、稳定生活 我国逐步恢复和重建普氏野马野生种群“结硕果”

这座养殖基地距离哈拉峻乡硝尔库勒盐湖2公里,初期投产面积1.5万平方米。团队用“一种水体生物营养补充及其净化平衡剂和制备方法”发明专利,按比例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,将盐湖水改良为“人工海水”,实现全产业链现代化海产品养殖。

南京年轻人古装巡游过七夕

此外,今年郑州马拉松还将豫剧、少林功夫元素融入其中,让参赛选手感受浓浓的“郑州味儿”。赛道沿线设置“豫剧加油站”,豫剧演员们身穿戏服,化身啦啦队员,为参赛选手加油。在赛道的起点和终点,功夫小子们擂鼓助威,沿线的“武僧加油站”,功夫少年们展示少林功夫,为参赛选手加油。

中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关注出入新加坡现金申报新规

保定3月19日电(吕子豪 肖淑静)3月19日上午,位于河北省保定涞源县境内的涞源湖上,9只卷羽鹈鹕时而游弋,时而展翅飞翔,吸引摄影爱好者驻足。

探访广州云溪植物园:岭南山水园林 植物保育乐土

潘鲁生:作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主要工作,《中国民间文学大系》甄选出版中国民间文学的原创文献,为中华民族文化留存可代代共享的民间文学大系。《大系》主要分为12个门类,包括神话、史诗、民间传说、民间故事、民间歌谣、民间长诗、民间说唱、民间小戏、谚语、谜语、俗语和民间文学理论,计划出版800卷至1000卷,目前已启动355卷。最近一次发布的成果共有62卷本,来自国内19个省份。在推进编纂出版工作的同时,我们将在抢救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传承与传播,使专业的文献成果全面进入公众视野。

聚企成“链”、聚链成“群” 山西晋中加速构建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

2018年,小河命运迎来转变。本市大力治水,提升再生水厂吞吐能力。排污口被封堵了,河底清掉上万立方米淤泥,清澈的再生水入河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